超聲波輻射
超聲波輻射的效果取決于懸浮液的特性、聲波強度、聲波頻率以及輻射時間等參數。參數配伍的不同,效果也不同,甚至得到相反的效果。例如一些參數配伍,旨在給粒子施加能量,使粒子之間能戰勝絮凝障礙,容易形成絮團;反之,另一些參數配伍旨在將粒子聚集體破碎,以便實現微粒化。微粒化,有利于提高產品的純度、吸附性、分散性以及反應性。
利用超聲波實現微粒化的原理是:當超聲波以某一頻率和振幅輻射時,懸浮液便受到具有極大振動加速度的壓力波的作用。壓力波的峰值在真空至數千大氣壓之間變化。在如此大的壓力變化過程中,原來溶解在懸浮液中的空氣以及存在于粒子聚集體間隙中的氣體,都變成了氣泡。在壓力波作用下,這些氣泡經歷了壓縮、膨脹、破裂3個階段。氣泡破裂時,放出了較強的爆炸能。這種現象稱為空穴作用(或稱為氣蝕)。爆炸使得固體粒子或粒子聚集體破碎,從而實現了微粒化。
電離輻射
早在1960-1964年,就有論文報告了關于放射性材料發出的X射線和電離輻射對污水特性影響的研究成果。此項研究是由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完成的。起初用混合污水及其分離組分進行了試驗。后來又用其他污水進行了試驗。試驗結果表明,得到的沉淀速度都提高了。同時,經濟上也是可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