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工業上常用的濾餅脫水方式有:
(1) 機械壓榨法,即對濾餅施加機械壓力,使之壓縮變形,擠出殘存在孔隙中的濾液。
(2) 氣體置換法,即利用氣體穿過濾餅層,將空隙內殘留的液體帶走,或釆用真空抽吸脫液。
(3) 離心法,即利用慣性原理脫液。
(4) 液體脫水法。如在壓濾機中改變濾液通過濾餅層的流動方式,濾餅層中將產生新的壓力分布,從而導致局部孔隙率明顯下降,這就是對濾餅的液力脫水。
(5) 其他的物理和化學脫液法。如利用毛細一真空吸力抽液、脈沖振動脫液、紅外線和微波輻射、電滲脫水和利用表面活性劑強化脫水等。
機械壓榨脫水和氣體置換脫水是最常用的兩種脫水方式,在某些場合,如壓濾機中,兩種方式有時同時并用,這樣能夠取得更好的脫水效果。但是無論采用何種脫液方式,無論壓力梯度有多大,濾餅層中總會有一時刻毛細力與排液力達到平衡,這時脫水就會停止。因此采用常規的濾餅脫液方式,不可能將濾餅中殘存的液體全部排出。殘存液體使濾餅具有一個“剩余飽和度”。濾餅的最終含濕量取決于脫水過程、液體性質和濾餅結構等諸因素。
脫水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于過濾方法和物料的性質,其中物料的粒度又起著決定作用。很顯然,較粗顆粒形成的濾餅其孔隙率高(可達50%-80%),適合于采用氣體置換和離心法脫水;而較細顆粒物料形成的濾餅透氣性差,采用壓榨脫水更適宜。